老兵退伍季 军营满离情,他们带着人生最美的记忆告别军营     DATE: 2023-09-26 10:26:54

老兵退伍季 军营满离情

难忘边关月,老兵离情惜别战友情。退伍秋风渐起 ,季军记忆军营《驼铃》声声,营满又一批老兵深情回首自己用青春热血书写的着人军旅华章  ,将铁马秋风 、生最边关风雪深深烙刻在灵魂里 ,告别带着人生最美的老兵离情记忆告别军营 。

高原、退伍边关  、季军记忆军营海岛……离别之际 ,营满老兵们深情亲吻鲜红的着人国旗、绿色的生最军装 ,抚摸无言的告别战车、铮亮的老兵离情钢枪 ,走出自己曾夜以继日挥汗如雨的绿色营盘,开启新的人生旅程。

报国热血 ,在老兵的血脉里澎湃;忠诚信仰,照亮老兵前进的方向。这个退伍季,让我们送上最诚挚的祝福,祝各位退伍老兵在新的人生旅途上永葆本色、再创辉煌 。

——编 者


雪域高原

教练班长的最后一次驾驶训练

■解放军报记者 李浩然 通讯员 杨希圆 逯 琦

入夜 ,喀喇昆仑高原繁星缀空 。

这天,新疆军区某团在驻训地为即将退伍战士举行欢送会 。吃完“团圆饭”,即将退伍的侦察连老兵唐浩程匆匆赶往车库——当晚 ,他将作为教练班长,最后一次组织复训学员开展高原道路驾驶夜训 。

查看车辆状况 、检查工具箱 、确认参训人员名单……细节一个一个查,程序一项一项过 。唐浩程告诉记者,高原环境恶劣、路况复杂 ,从事驾驶工作极具挑战性  。他说 :“高原驾驶绝不能掉以轻心 ,这关乎战友们的生命安全。”

紧张的夜训开始了,唐浩程比以往更加认真。“停车也要打右转向”“各视镜都要有意识关注到”“马上大下坡 ,准备排气制动”……驾驶室内,唐浩程不时指导,提醒复训学员高原驾驶需要注意的各种事项。

前不久 ,侦察连收到上级通知,要求抽调骨干担任驾驶员复训教练员 。高原驾驶训练本就困难,加上此次复训时间短 、学员水平参差不齐,任务难度较大 。连队党支部研究认为,唐浩程曾组织过多次驾驶员复训 ,不仅教练经验丰富 ,而且责任心强 ,受到复训官兵一致好评,适合担负这项任务。

经过研究 ,连队最终决定 ,派唐浩程作为教练班长参与驾驶员复训,并将决定及时上报。

“论能力 ,唐浩程确实合适 ,但他马上就要退伍了 ,还能静下心来带好这次复训吗 ?”面对上级的顾虑,连队党支部商议后回复 :“唐浩程责任心强 、素质高,只要他摸上方向盘 ,就没让大家失望过,任务交给他没问题!”

“这是连队对我的认可 ,我一定不辜负组织对我的信任!”受领任务后 ,唐浩程很快进入状态。他与其他教练班长一起 ,着手制订复训计划、平整训练场地  ,精心为这次驾驶员复训做好各项准备 。

唐浩程告诉记者 ,高原山路路况复杂 、气候多变 ,除了训练时要高度集中精神,还要兼顾带兵方式方法 。每到休息时 ,他和其他教练班长便为复训学员讲解高原驾驶的注意事项、老兵亲历的驾驶故事等 ,帮助大家在思想上提高警惕,时刻绷紧安全弦 。

在唐浩程等老驾驶员的悉心指导下,中士龚晶出色完成运输任务;在道路泥泞塌陷情况下 ,下士张祥凭借过硬驾驶技术,及时将生活物资运送至点位;义务兵马振林、罗琳嵩在车辆维护保养方面严抠细训,练就复杂情况处置本领……

任务出色完成,唐浩程等老兵带着眷恋和不舍,离开了高原战位。

下山当天,雪后初霁  ,微凉的清风拂过老兵们泛红的面庞。雪山脚下,整齐列队的战友向他们庄严敬礼 。“钢铁战友”的一声声鸣笛,久久回响在山谷间……

南疆海岛

退伍老兵的最后一次升旗仪式

■解放军报记者 陈晓杰 通讯员 雷 辙

初秋的朝霞铺洒在南海海面,晨风拂过永兴岛,海面荡起金色的波浪  。

旗台前 ,身着礼服的武警海南总队海口支队某中队下士辛宗帅和战友们整齐列队 、目光坚毅 。这一天,是辛宗帅退伍前最后一次执行升旗任务。

“广场旗杆高19.46米 ,行进到旗杆基座要走128步……”辛宗帅在脑海中又过了一遍所有细节 ,虽然已出色完成过多次升旗任务 ,但此刻的他却比以往更加紧张。他在心里不断提醒自己:“最后一次升旗 ,一定要站好最后一班岗。”

“齐步走 !”随着辛宗帅发出铿锵有力的口令 ,护旗队出发了。1步 、2步……127步 、128步 ,辛宗帅和两名护旗手正步走到旗台下 。庄严的国歌声响起 ,辛宗帅奋力展旗。刹那间,泪水夺眶而出 。

执行完最后一次升旗任务  ,辛宗帅给记者讲述自己成为升旗手的经历 。

2018年12月 ,辛宗帅与4名战友登岛执勤 。上岛第一课,就是观摩升旗仪式 。礼服 、钢枪和深蓝色的大海,被迎风飘扬的国旗映衬得格外绚丽 。那抹鲜艳的中国红 ,深深触动着辛宗帅。

升国旗仪式结束后 ,看着新战友们意犹未尽的神情,老班长赵凯龙向大家讲起自己在岛上首次升旗时的情景 。

那时,永兴岛上条件有限 ,官兵们只能自己拉来水泥沙子修建旗台,将数根细背包绳缝在一起当旗绳,找来一根长度合适的钢管当旗杆……

“可以举行升国旗仪式了!”消息不胫而走,官兵闻讯欣喜不已 。从那以后 ,升国旗成了岛上最庄严的仪式。

“这里升起的每一面国旗,都见证着全体守岛官兵‘爱国爱岛  、乐守天涯’的初心使命 。”老班长讲述的故事 ,在辛宗帅的心里播下了一颗梦想的种子,“我一定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升旗手 !”

为争取早日亲手升起一面国旗 ,辛宗帅在腿上绑着沙袋踢正步 ,脚踝套上弹力带练定位,经过千百次的反复锤炼,终于达到了预期效果。

功夫不负有心人 ,辛宗帅如愿成为一名光荣的升旗手。为确保高标准完成任务 ,他一有空就听国歌,找节奏 、卡时间;为了把展旗动作练到位 ,他坚持举哑铃练臂力;为了达到“国歌响国旗升 ,国歌毕国旗到”的效果 ,他在椰子树上挂根绳子,反复练习升旗速度,直到形成“肌肉记忆” 。

中队干部告诉记者 ,支队在岛上专门建了国旗陈列室 ,陈列的每面国旗都有专属编号 ,“国旗档案”还标注了升旗日期和当日升旗的旗手姓名。在官兵看来  ,岛上升起的国旗是国家主权的象征  ,时刻激励大家爱国爱岛 、乐守天涯 。

“作为一名三沙哨兵 ,我们最大的骄傲就是能够为祖国守护‘南大门’ 。”离岛那天,补给船在汽笛声中缓缓驶离码头 ,佩戴“光荣退伍”大红花的辛宗帅笔直地站在甲板上 ,向着朝夕相处的战友和那座熟悉的小岛 ,举起右手,庄严敬礼 。

东海之滨

专业骨干的最后一次成长分享

■宋世杰 罗国庆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高骏峰

“翻看这本相册 ,感觉坐进了‘时光机’,军旅生涯的每一步都历历在目,看得心里暖暖的 。”东海之滨,秋意渐浓 ,第71集团军某旅野外驻训场 ,机动一连利用休息间隙组织了一场成长分享会 ,官兵围坐一起 ,翻看连队特意为即将退伍老兵制作的“时光相册”。

这是一本由连队官兵的点滴瞬间集合而成的相册。连队干部告诉记者,制作“时光相册”的想法,源于下士张诗玥的一个无心之举 。

张诗玥爱好摄影,是连队有名的“小摄影家”。退伍前  ,她打算把自己平日抓拍的摄影素材整理成册后留给连队 。连队干部得知她的想法后,在支委会上提议,以连队的名义制作一套“时光相册” ,为老兵们留下永恒的记忆。

“相册如同全连官兵一起写下的日记 ,记录着每个人的成长历程和连队的强军足迹 。”随着相册翻动 ,一张张照片背后的故事重现眼前。

仇园超 ,一个荣登连队荣誉墙上的名字 。要不是翻看照片,大家都差点忘了他曾被公认为是个爱偷懒 、常冒泡 、总惹祸的“刺头兵”。

“这张是刚下连时拍的。那时体重超重,跑步还得班长拉着……”看着照片记录的自己的成长变化,仇园超激动地说,从刚入伍时的训练成绩垫底 ,到现在能够很好完成大项保障任务  ,自己的军旅轨迹是一条不断上扬的弧线,“当兵两年 ,我仿佛变了个人”。

翻到周长亮的照片时,大家不约而同地笑了。周长亮是连队出了名的“铁教头”,大家都对他敬畏三分。此时,一张深夜“偷摸”给班里战士水壶里灌绿豆汤的抓拍照片 ,让大家看到了他柔情的一面。

“那是去年夏季驻训,我下哨时 ,班里战友们都睡了 ,想着第二天一早有考核,我就寻思给大家搞点‘福利’。”平时不爱说笑的周长亮,此刻笑着回忆起与战友的幸福时光 。

翻看相册,一组“对比图”令记者感慨颇多:以前大家互相理发 ,总有人被战友把头发剃得坑坑洼洼;如今,连队建成了理发室,有了经过专门培训的理发员 ,曾经的尴尬一去不返了……

“如同种子和大地  ,每个人在向阳生长的同时 ,也见证着连队日新月异的变化 。”此刻 ,老兵于峰眼含泪光 。他告诉记者  ,自己入伍16年,对连队的一砖一瓦都深怀感情,“‘时光相册’很有意义。我的军旅生涯虽谈不上‘浓墨重彩’,但在相册里留下了足够清晰、足够分量的痕迹” 。

翻到“时光相册”最后一页 ,是一张刚拍的连队官兵全家福 ,下面有每名即将退伍老兵的签名和留言。记者细看发现,出现最多的字眼是“感谢”——

“感谢党支部,把我最美的年华定格在了这里 。24岁的我回望过去 ,都是自己19岁时追逐梦想的身影。”

“感谢连队的栽培,我们就这样一天天长大。那些努力训练的日子,如今都变成了彼此的光亮  。”

“与未来相约 ,‘时光相册’的故事仍将继续。”连队干部告诉记者,他们计划将“时光相册”收藏到荣誉室里,并将在新兵入营后为他们讲述老兵们成长成才、建功军营的故事 ,将强军的种子埋进大家心底 。

供图 :雷 辙 麻荣毅 陈竹飞 丁 勇 雷剑飞 刘金福 崔家赫 王璐瑶

设计 :方 汉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责编 :海闻